全部藏品

探索81374個藏品
鑲嵌綠松石軛首飾
鑲嵌綠松石軛首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圓筒形,頂部拱起,中段收束有腰身,末端開口。管身偏下段有一對圓孔。末端近開口處飾有兩獸面紋,其上為六個三角葉紋,頂面飾一獸面。紋飾皆鑲嵌綠松石,部分已脫落。
雙長管帶環銅鑣
雙長管帶環銅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與R001719、R015253_01形制類似,但兩管向後延伸,並往內側收束,其中一管側邊有扁形的半環。穿繫方式應與R015253_01同。
YH127坑龜版近照
YH127坑龜版近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五年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小屯第十次(Y10),YH127龜版(近照)
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工人於柏樹墳用餐
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工人於柏樹墳用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五年六月二十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工人在柏樹墳用餐。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137。
琉璃閣墓60發掘照片
琉璃閣墓60發掘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輝縣琉璃閣第二次發掘,HLM060槨東南部之遺物
右方彝
右方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身呈長方形,深腹,圈足,下部略內收。器蓋及器鈕作四坡屋頂形,圈足四面中部有凹形缺口,此種器形習稱為「方彝」。器身器蓋通體滿裝紋飾,以獸面為主體的紋飾並高突於器表,以雷紋襯底,形成精緻細密的風格,口下及圈足各飾有一周夔龍紋。器身四隅及器壁中央各有一道扉稜。器內底與蓋內皆有銘文「又」(右)字。
珊瑚石蟾蜍
珊瑚石蟾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紅褐色基底,滿含白色長圓柱狀珊瑚化石,珊瑚斷面為圓形。底面左側微損,背部微受綠染。器形為蟾蜍。平底。項下有一斜穿孔,與嘴部穿孔相接。前足與頭間、後足與尾間有刻槽,為片鋸製作。整體質感厚重。殷墟出土珊瑚石灰岩製作的器物較為罕見,本件石雕利用珊瑚石灰岩表現蟾蜍體表的駁雜顏色,頗具巧思。
鑲綠松石獸面紋軛肢飾
鑲綠松石獸面紋軛肢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為弧形的長條半管,末端一段整管封口。上端及下端均有穿孔。上端穿孔以入木榫,下端穿孔用以捆綁皮革套於馬 身。上端穿孔為圓角方形,下端為長方形。整器飾以上下成排的獸面紋,下端穿孔兩側各有一龍紋,末端封口處亦飾以獸面紋。全器紋飾均填入綠松石。
軛首飾
軛首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束腰圓筒形,中空,下端無底,兩端粗,中細似頸,兩旁各有一孔,可以對穿,飾頂端表面飾一夔紋,上端飾三角紋六個,下端飾夔紋四個,鏽蝕重。
《丙編》584
《丙編》58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584
玉神人首飾
玉神人首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出土於墓葬中部,與笄、玦、箸形笄、玉魚等四十餘件玉器同出,位於最上層。器扁平,為一側面人頭,臣字形眼,鼻樑低、鼻頭圓鼓,口微張,上下牙齒齊整,無獠牙。頂飾高冠,冠作卷尾形,兩側並飾有勾連鰭翼。冠底部有斜格紋一周,狀似帽沿裝飾之織品。耳為 C 形,僅簡單以陰線勾勒。耳後另有髮飾或角狀物向後及上方延伸。
幾何紋弓形器
幾何紋弓形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部略呈弧形,正面兩邊飾交錯的斜條紋,中間正中為一圓形凸起,兩側為連續菱形紋。背面呈凹形,兩端有孔。兩旁為圓柱體弧臂,臂兩端為四瓣球鈴,振之有聲。全體綠鏽,間有紅色斑疤。球鈴及幾何紋飾的使用,說明這種器類與北方草原文化的關係密切。
弓形器
弓形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形制同1140號,中間弧度較小,略作扁平狀,中部正面以斜條紋兩行,菱格紋一行為飾,背面呈凹形,兩端有孔,兩旁為圓柱體,彎曲特甚,其兩頂端為鏤空圓球狀,中實一球,振之有聲。一邊臂有折斷痕,一圓球有缺。兩旁彎曲處無紋飾,鏽蝕較深。
YH127下箱框之情形
YH127下箱框之情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五年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小屯第十次(Y10),YH127下箱框之情形
YH127坑發掘情形
YH127坑發掘情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五年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小屯第十次(Y10),YH127發掘情形
《丙編》247
《丙編》24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247
三節提梁卣
三節提梁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件提梁長頸圓卣的設計極富巧思,是商代銅器中僅見的例子。器形與一般圓卣無異,小口、長頸、器腹低矮、帶圈足。提梁上窄下寬,與卣身弧度相合,末端則為兔首造型,蓋與提梁則以一蟾蜍形繫鍊相連。類似的卣在婦好墓、小屯238號墓、武官村大墓均有出土。
YM040馬坑北部
YM040馬坑北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五年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小屯第十次(Y10),YM040馬坑北部
羊首方卣
羊首方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無論從那個角度而言,這件方卣皆屬非常珍稀之物。從器形看,器腹的斷面呈方形,圈足與頸部以上的斷面卻呈圓形。紋飾以立體性強的浮雕來表現,提梁及頸部設有扉稜,扉稜表現出早期的C字形鏤空樣式,屬於殷虛較早階段的青銅器。卣蓋附一立鳥,蓋身飾以鳥紋,蓋與提梁以一虎形銅片相鍊結。
銅鏡
銅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利用金屬反射光的性質,一面打磨拋光,形成鏡面,背面僅施以簡單的幾何紋飾。鏡面稍微凸起,鏡背分為四等分,施以平行線紋,周圍僅以鱗紋裝飾,鏡背中央設置較大的環狀鈕。
《丙編》401
《丙編》40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401
人頭骨刻辭殘片
人頭骨刻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頭骨殘片,其上刻有「武」字。
獸面紋觚
獸面紋觚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虛中期之後,觚的型態逐漸往細長發展,口部更為外侈,若以作為飲酒器的功能來考慮,實用性已逐漸降低。全器布滿裝飾,以細膩的雷紋做底,其上浮雕以主紋,在頸部為蕉葉紋與蛇紋,腹部為牛角獸面紋,圈足為蟬紋與几字形角獸面紋。器身細長造型洗鍊。
雷紋觶
雷紋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整器填滿雷紋作為裝飾紋樣。雷紋大多為銅器紋飾的地紋,全器以雷紋滿裝的例子相當罕見,展現了工匠的創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