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356個藏品
台北三重先嗇宮門神彩繪
台北三重先嗇宮門神彩繪
張家珩
加官晉祿、簪花晉爵
彰化元清觀太師少師磚雕
彰化元清觀太師少師磚雕
張家珩
太(獅)師、少(獅)師
乾隆十八年癸酉科鄉試繙譯題目
乾隆十八年癸酉科鄉試繙譯題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7.1x100.6 紙本卷軸
論語小抄
論語小抄
潘思源
清抄
參、科考吉祥物
參、科考吉祥物
歷史文物陳列館
肆、作弊與防弊
肆、作弊與防弊
歷史文物陳列館
咸豐元年福建鄉試題名錄
咸豐元年福建鄉試題名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咸豐元年辛亥恩科福建省鄉試題名錄。清代每科鄉試結束後,除繕造題名錄外,亦選刻試錄進呈,內載考試題目,中式舉人名次及答題佳作。會試錄的內容形式,大體與鄉試錄同。
刑部為布政使經歷承辦試卷舞弊審明辦理由
刑部為布政使經歷承辦試卷舞弊審明辦理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移會稽察房議覆左都御史宜興拾獲匿名呈詞河南生員控訴該布政司經歷吳翼先承辦試卷舞弊一案查經歷吳翼先承辦科場試卷尚無一概先印後賣及割換卷面等情弊惟不將印封銷燬致長隨黃復被竊去請交部照例議處等因
康熙二十四年會試第一場金居敬墨卷
康熙二十四年會試第一場金居敬墨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金居敬年四十七歲江南蘇州府長洲縣民籍係監生中康熙二十年順天鄉試習易經
乾隆三十六年武殿試第三甲第二名李長庚試卷
乾隆三十六年武殿試第三甲第二名李長庚試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應殿試武舉李長庚年二十歲係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由武生應乾隆三十五年鄉試中式武舉應乾隆三十六年會試中式今應殿試
吏部為湖南郴州革生呈控事
吏部為湖南郴州革生呈控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移會稽察房湖廣總督[李侍堯]等奏湖南郴州革生王縉因被搜出夾帶文字枷號褫革懷忿挾嫌驀赴京呈控請准將王縉依例發邊遠充軍
康熙三十八年順天武鄉試題目
康熙三十八年順天武鄉試題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康熙三十八年順天武鄉試題目第三場策二道問治兵之道。武鄉試分試外內三場,頭場試馬箭,二場試步箭,再開硬弓、舞石、掇石、以試技勇,是為外場之考試,三場試策論,嘉慶十二年後改為默寫武經。
策學例言
策學例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道光咸豐間宜黃黃氏木活字排印本
四書古人典林
四書古人典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小酉山房袖珍本
落榜生找工作
落榜生找工作
歷史文物陳列館
武殿試大金榜(道光24年10月5日)
武殿試大金榜(道光24年10月5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廷試天下武舉王琴堂等八十二名大金榜。大金榜是內閣於皇帝欽定甲乙後,以黃紙書寫,唱名後由禮部官員舉榜,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率諸進士跟隨,張榜於東長安門外,三日後,繳送內閣貯存。惟武殿試舉榜由兵部,榜張於西長安門外。
乾隆四十年武殿試第二甲第三名于宗範試卷
乾隆四十年武殿試第二甲第三名于宗範試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應殿試武舉于宗範年二十一歲係直隸保定府完縣人由武生應乾隆三十九年鄉試中式武舉應乾隆四十年會試中式今應殿試
道光十五年浙江鄉試錄
道光十五年浙江鄉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道光十五年恩科浙江鄉試錄
乾隆七年會試錄
乾隆七年會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七年壬戌科會試錄
四書約旨
四書約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光緒二十年(1894)浙江官書局依任氏家塾原本刊行
台南開隆宮魁星踢斗神像
台南開隆宮魁星踢斗神像
張家珩
魁星踢斗
四書全註
四書全註
潘思源
科考吉祥物
科考吉祥物
歷史文物陳列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