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6613個藏品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壺形圓,長頸鼓腹(腹的最大徑在中部微下),低圈足,兩耳獸面銜環,緊接器壁,鑄生。蓋作蓮華式,環周八瓣外侈,中口洞室。洞空處另置以圓形銅板,板心獨立一鳥,貓耳,鉤喙,昂首張翅作欲鳴將飛狀。尾首、鳥身與翅,皆翻轉鏤空,鑄為極細紋飾,鳥的雙爪鑄在圓板上,微微凸起,頗見技巧。
盥盤
盥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狀如鑑而差小,兩耳無垂環,平底、無圈足。耳以銅釘固定於壁。質薄,經壓橢不圓。外壁黃綠鏽,有蒼斑,內壁露銀白質。花紋三層,印制。頸腹為細蟠虺紋,到結節處突出小圓,故拓片如星帶。下腹為人字形紋及垂花紋,皆有獸面正倒填白。
提鍊盤
提鍊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口淺腹,三足,足若鼎足馬蹄形,皆銲接,內皆有土胎。兩耳改用提梁鏈索,可高提而移動。它的用途似應如新鄭的王子嬰齊燎罏,盛燒炭而不盛水,故高其提梁以免燎手。西清古鑒卷二十四第四五頁收一提梁鏊,跋語亦稱為"釜屬,燒器,蓋古人煎熬所用",看法略同。
雲雷紋列鼎
雲雷紋列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是五個列鼎中最大的一個。連蓋,形扁圓,附耳,三足。足形若馬蹄。蓋上三環紐帶圓泡,可倒置。蓋腹皆作銳角形S枚,耳面有雲紋。表色灰綠,銅色銀白。鼎體一次鑄,底部留圓圈及三分模痕,耳、足、環皆鑄成後銲接。鼎內存獸骨,蓋上留布紋幾處。
雲雷紋列鼎
雲雷紋列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連蓋,形扁圓,附耳,三足。足形若馬蹄。蓋上三環紐帶圓泡,可倒置。蓋腹皆作銳角形S枚,耳面有雲紋。表色灰綠,銅色銀白。鼎體一次鑄,底部留圓圈及三分模痕,耳、足、環皆鑄成後銲接。鼎內存獸骨。銅色銀白,鏽蝕較輕。
素面匜
素面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形縱橢、寬流如前器,但左側生一曲柄,極便握持。質亦薄,柄鑄生,中腹有二範接縫。無柄一側,鑄成後又附加一層,增厚其重,使與有柄側平衡,可平置而不傾側。
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失蓋,存底部。形長方,口部直壁,至腹下折而斂,平底四蹼形足。口緣有六齒束蓋,兩端兩耳。質薄,無紋飾。全體渾鑄,惟兩耳銲接。
附耳盤
附耳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口淺腹,兩耳三足。耳附生,足若鼎足馬蹄形,皆銲接,內皆有土胎。底有圈形鑄痕,乍看若圈足,實為鑄瘤下垂,末經錯治的。樸素無紋。
雲雷紋列鼎
雲雷紋列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形制同R18519。連蓋,形扁圓,附耳,三足。足形若馬蹄。蓋上三環紐帶圓泡,可倒置。蓋腹皆作銳角形S枚,耳面有雲紋。色深綠,蓋上有棕紅斑。出土時鼎內存有獸骨(牛羊之類)、銅勺、石匕等物。
軎轄
軎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卷唇式軎,與R019166_1(1:152)一組。形制同R019162_1,紋飾鏽蝕不清。附獸狀式轄R019300_2(1:235)。轄一樣。但西周轄獸頭比例大,此比例小是一特點。飛軨式軎均此轄。
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卷唇式軎,與R019403_2(1:214)一組。形制同R019162_1,素壁無花紋。附獸狀式轄R19403_3(1:214)。S小,捲唇式軎均此轄。
軎轄
軎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卷唇式軎,與R019402_2(1:165)一組。形制同R019162,平素無紋。附獸狀式轄(R019402_3)。
槓頭飾
槓頭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狀如?而無卷唇,無轄孔,只可冒於衡轅之端,而不適用於軸端,因軸端必須有轄孔,才可制轂。內有朽木,旁側均有釘孔。一側有突起弦紋一道。
槓頭飾
槓頭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狀如?而無卷唇,無轄孔,只可冒於衡轅之端,而不適用於軸端,因軸端必須有轄孔,才可制轂。內有朽木,旁側均有釘孔。一側有突起弦紋一道。
槓頭飾
槓頭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狀如�而無卷唇,無轄孔,只可冒於衡轅之端,而不適用於軸端,因軸端必須有轄孔,才可制轂。內有朽木,旁側均有釘孔。
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獸狀式,為軎(R19300_1)之轄。轄上端鑄一獸首輪廓,僅具形狀並無耳目口鼻,故名。頭部與轄身比例特小,捲唇式軎均此轄。形制同R019402_3。
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獸狀式,為軎(R19402_1)之轄。轄上端鑄一獸首輪廓,僅具形狀並無耳目口鼻,故名。頭部與轄身比例特小,捲唇式軎均此轄。
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卷唇式軎,與R019402_1(1:242)一組。形制同R19162,平素無紋。附獸狀式轄R019412_3(1:246)。
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體扁甲,一鋒二刃,刃有倒刺,以細枝聯於中脊。鏃鋒後、脊兩側,有凹槽,可貫氣。中脊下接於鋌,接處有關闌。此式因鋒端堅利,著物易入;後有倒刺,既入難拔,是當時的通行形制。同式出57枚(現存56枚)在墓東偏。出土時駢列堆迭,似經裝置在矢菔中,惟矢菔已無跡可見。
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體扁甲,一鋒二刃,刃有倒刺,以細枝聯於中脊。鏃鋒後、脊兩側,有凹槽,可貫氣。中脊下接於鋌,接處有關闌。此式因鋒端堅利,著物易入;後有倒刺,既入難拔,是當時的通行形制。同式出57枚(現存56枚)在墓東偏。出土時駢列堆迭,似經裝置在矢菔中,惟矢菔已無跡可見。
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體扁甲,一鋒二刃,刃有倒刺,以細枝聯於中脊。鏃鋒後、脊兩側,有凹槽,可貫氣。中脊下接於鋌,接處有關闌。此式因鋒端堅利,著物易入;後有倒刺,既入難拔,是當時的通行形制。同式出57枚(現存56枚)在墓東偏。出土時駢列堆迭,似經裝置在矢菔中,惟矢菔已無跡可見。
鉸鏈管
鉸鏈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形制與蓋弓肘略同,惟尺寸粗大,無環與疣。截面亦拱形,存釘與殘木。若兩端各裝木杠,屈則合併,可以完全展開,另有陰陽榫眼密扣,不可挪移。此決不可用於蓋弓,當係車輿上他處物。
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體扁平,一鋒二刃,刃有倒刺,以細枝聯於中脊。鏃鋒後、脊兩側,有凹槽,可貫氣。中脊下接於鋌,接處有關闌。此式因鋒端堅利,著物易入;後有倒刺,既入難拔,是當時的通行形制。同式出57枚(現存56枚)在墓東偏。出土時駢列堆迭,似經裝置在矢菔中,惟矢菔已無跡可見。
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體扁平,一鋒二刃,刃有倒刺,以細枝聯於中脊。鏃鋒後、脊兩側,有凹槽,可貫氣。中脊下接於鋌,接處有關闌。此式因鋒端堅利,著物易入;後有倒刺,既入難拔,是當時的通行形制。同式出57枚(現存56枚)在墓東偏。出土時駢列堆迭,似經裝置在矢菔中,惟矢菔已無跡可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