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6613個藏品
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
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虎首人身,作跪姿,雙手撐於雙膝上。背後有豎凹槽由上至下貫穿背部,虎的胯下亦有一與豎槽垂直的小凹槽,可以將本石雕嵌入木結構中。虎頭略仰,張口露出鋸形齒與犬齒,兩耳豎起。以強有力的凹線紋刻出眼、鼻以及虎身各部紋飾。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壺形圓,長頸鼓腹(腹的最大徑在中部微下),低圈足,兩耳獸面銜環,緊接器壁,鑄生。蓋作蓮華式,環周八瓣外侈,中口洞室。洞空處另置以圓形銅板,板心獨立一鳥,貓耳,鉤喙,昂首張翅作欲鳴將飛狀。尾首、鳥身與翅,皆翻轉鏤空,鑄為極細紋飾,鳥的雙爪鑄在圓板上,微微凸起,頗見技巧。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壺形圓,長頸鼓腹(腹的最大徑在中部微下),低圈足,兩耳獸面銜環,緊接器壁,鑄生。蓋作蓮華式,環周八瓣外侈,中口洞室。洞空處另置以圓形銅板,板心獨立一鳥,貓耳,鉤喙,昂首張翅作欲鳴將飛狀。尾首、鳥身與翅,皆翻轉鏤空,鑄為極細紋飾,鳥的雙爪鑄在圓板上,微微凸起,頗見技巧。
石立梟
石立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梟形。背後有豎凹槽,由上至下貫穿背部,器底兩足與兩側尾著地處之間有不規則形的空槽。推測這件器應當為木構建築的裝飾,背後及底部的空槽可將本器嵌入木結構中。以立體的技法雕出全身各部大樣,再以強有力的凹線紋刻出眉、眼、羽毛等,以及翼上的蟠蛇、夔紋,胸前的獸面紋等。
牛方鼎
牛方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出土於西北岡1004號大墓南墓道北端與墓室交界處,出土時與鹿方鼎並置。長方形,四足兩耳,唇緣外撇,器身四角及中間均有扉稜,四足中空,自上俯視可見器內底有四個孔洞。腹部四壁與四足上部都裝飾了大而立體的牛首紋飾,由牛角型態可知為水牛,因稱之為牛方鼎。器長邊面上的牛首兩側裝飾了冠羽飛揚的猛禽。
帶刻辭鹿頭骨
帶刻辭鹿頭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為一鹿頭骨,刻有甲骨文15字,字體風格與R041039相同。記載殷王征討方國後,回程在蒿地田獵,獲得獵物祭祀文武丁的事情。
石立梟
石立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梟形。背後有豎凹槽,由上至下貫穿背部,器底兩足與兩側尾著地處之間有不規則形的空槽。推測這件器應當為木構建築的裝飾,背後及底部的空槽可將本器嵌入木結構中。以立體的技法雕出全身各部大樣,再以強有力的凹線紋刻出眉、眼、羽毛等,以及翼上的蟠蛇、夔紋,胸前的獸面紋等。
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
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虎首人身,作跪姿,雙手撐於雙膝上。背後有豎凹槽由上至下貫穿背部,虎的胯下亦有一與豎槽垂直的小凹槽,可以將本石雕嵌入木結構中。虎頭略仰,張口露出鋸形齒與犬齒,兩耳豎起。以強有力的凹線紋刻出眼、鼻以及虎身各部紋飾。
帶刻辭鹿頭骨
帶刻辭鹿頭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為一鹿頭骨,刻有甲骨文15字,字體風格與R041039相同。記載殷王征討方國後,回程在蒿地田獵,獲得獵物祭祀文武丁的事情。
大龜卜辭
大龜卜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是1934年殷虛第九次發掘所得大龜七版之一,屬殷虛文化期第三期。共有二十一條卜辭,主要卜問關於田獵之事。殷王在田獵之前,先卜問有沒有災禍,會不會碰到下雨,是否吉利等。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文是一個先用筆書寫,再用刀刻的例子。全辭應為"丁未卜永貞,自今至于辛亥雨"。而序辭"丁未卜永"則刻在背面。
陶俑
陶俑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男性,光頭近圓,面部塗有硃紅,兩手背綁著,以繩捆之,頸亦為繩捆著,為空筒狀,有帶束於腰,剖面腰圓,無腿足,頭身粘合,缺一耳,他部亦殘,色灰,沾泥。
青銅人面
青銅人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面形象相當寫實,寬顴,短額,頂部有一環形鈕可供懸掛,人面背側在耳、鼻和雙眼處鑄有六管高突於器表的實心柱狀物,當非實用的面具。與寢小室盂、右杓、龍紋盤和陶磢等器共出於1400號大墓之東墓道西端,具體用途不詳。
帶刻辭鹿頭骨
帶刻辭鹿頭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丙編》207
《丙編》20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207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寢小室盂
寢小室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侈口、圓腹圈足,帶雙附耳。器耳似為器身完成後,以鑄接方式製作,器內壁接合處飾以渦紋。本器裝飾十分精巧,蕈狀蓋鈕上飾鱗紋,蓋緣和器頸各飾夔鳥紋一周,器腹則有十二組內填一雙向夔紋的垂葉紋,外底更見有一細線淺浮雕的盤龍紋。
銅錢
銅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通寶兩字背面見有滿文,器表鏽蝕嚴重,有裂孔。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刻有甲骨文數十字。刻字有填墨。本版內容是卜問農作物是否有好收成的刻辭,"韋"是貞人名。而本版值得注意的是,有部份刻辭直接刻在卜兆上,也就是所謂的"犯兆"。
龜背甲卜辭
龜背甲卜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帶卜辭龜腹甲殘片
帶卜辭龜腹甲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版為一雙刀刻的卜辭,比單刀刻卜辭更接近筆寫的原貌。內容是卜問祭祀、祈雨之事。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