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6613個藏品
《丙編》012
《丙編》01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012
帶硃書龜甲卜辭殘片
帶硃書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是一個龜甲卜辭殘片,最特殊的一點在於它上面有商朝人的墨跡,內容是關於下雨的貞卜,設問隔天的"丙"會不會有從雨(順雨)。
《丙編》018
《丙編》01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018
《丙編》400
《丙編》40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400
寢小室盂
寢小室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侈口、圓腹圈足,帶雙附耳。器耳似為器身完成後,以鑄接方式製作,器內壁接合處飾以渦紋。本器裝飾十分精巧,蕈狀蓋鈕上飾鱗紋,蓋緣和器頸各飾夔鳥紋一周,器腹則有十二組內填一雙向夔紋的垂葉紋,外底更見有一細線淺浮雕的盤龍紋。
獸面紋單鋬鼎
獸面紋單鋬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此鼎與另一獸面紋單鋬鼎R001111、R001752溫鼎,出土於同一祭祀坑。頸部內縮,器身做罐形,一側有鋬。罐形鼎較為少見,而帶直鋬的例子又更稀少。與一般銅鼎另一相異處在口緣部位未設寬唇。器腹上方飾以窄細的獸面紋帶,獸面紋帶的下方,另有蕉葉紋,器鋬以羊首裝飾。
龍紋盤
龍紋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器外壁有環繞器身一周,首尾相銜的陰線盤龍紋,龍口間可見蛇信,龍身遍施鱗紋,內底素面無紋,外底另有折線紋。本器與寢小室盂及其他盥洗用器,同出於1400號大墓東墓道近墓室的西口,並倒扣於寢小室盂(R001092)之上,應為水器。
右勺
右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勺口外敞,橢圓形,腹深,帶圓柱狀柄,當為舀水器。通體平素無紋,柄上有銘一字「又」(右)。
硬陶帶蓋瓿
硬陶帶蓋瓿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蓋頂有一小圈足可倒置,子母口。器身為子口,兩側各有二小貫耳,微鼓腹,圈足略外侈。全身殘破,由多片殘片黏合。蓋部與口緣下均有同樣的一道紋飾,由上下兩道凹弦紋夾以連續間隔的斜線,另外於兩側的小耳邊有自上而下的短凹痕。
溫鼎
溫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腹下段做外侈的罐形,深度較一般銅鼎更深。這樣的大型鼎,在挹取鼎內盛物時,可能還需要其他的器具。頸部飾以鳥紋,腹部為蕉葉紋,三柱足上端飾以雷紋與蕉葉紋。此類銅鼎以如此精緻的紋飾來裝飾,尚無其他例子。器內底鑄有銘文「溫」。
陶磢
陶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作圓餅狀,微凸的一面因滿布繩紋或斜方格紋而略為粗糙,另一面略凹且帶弧形把手,上飾連續的三角形紋。同出的陶磢共有五件,位在寢小室盂和龍紋盤之東南五十公分處,推測應為盥洗時搓垢用的清潔用具。
蟠螭紋鑑
蟠螭紋鑑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與R18525(HLM060:65)為一對。大口迂壁,平底,唇向外平出,唇下凹槽一周,肩部對生四耳,耳飾一獸頭,各含一環,環飾蟠虺紋,肩腹部平帶二周,分三層,上層(在槽)內菱紋,二、三層均飾蟠螭紋。
弦紋壺
弦紋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形制為普通之壺形,口下二陽弦紋,圈足有陽弦紋二道。口唇足底為平面想狹側成棱脊。
蟠虺紋罍
蟠虺紋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歛口細頸,鼓腹平底,口緣向外平出為厚唇。有蓋,頂為圈狀把。蓋壁凸帶二匝,分飾蟠虺紋及三角紋,肩腹繩紋凸帶三周四層:上層蟠虺紋;二層三角紋中填蟠虺紋;三層圓渦紋六個;下層三角紋及蟠虺紋相雜。
獸面紋單鋬鼎
獸面紋單鋬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此鼎與另一獸面紋單鋬鼎R001110、R001752溫鼎,出土於同一祭祀坑。頸部內縮,器身做罐形,一側有鋬。罐形鼎較為少見,而帶直鋬的例子又更稀少。與一般銅鼎另一相異處在口緣部位未設寬唇。器腹上方飾以窄細的獸面紋帶。器身在與鋬交接的位置上,各有一突出的短柱,應是用以增加鋬與器身鑄合的強度。
銅勺
銅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此類器物多與尊或卣等容器共伴出土,常被認為是挹取液體之用。本器雖然素面無紋,但柄部為了與其他器物相連接而做成銎口,相當罕見。
銅勺
銅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此類器物多與尊或卣等容器共伴出土,常被認為是挹取液體之用。此器柄部以平行線條做為裝飾,杯部素面無紋。末端殘,有一小孔。
鑲嵌綠松石駝首刀
鑲嵌綠松石駝首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柄與刃一體鑄造,柄斷面呈橢圓形,柄端為駱駝首。柄與刃間有欄,刀略向內側彎曲,背厚刃薄。駱駝的眼框以及鼻上的凸起都呈短管狀。眼下有半環,飾以一雙環鏈。口中空,喉部有半環,半環上繫一舌形鏈,可以左右擺動。柄身兩面均有兩粗線,上設三圓形中空凸起,兩側轉折處以直線分欄,飾以斜線紋。
骨觚形器
骨觚形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保存全器各面,下端完整,上端殘缺,上口略大於下口,器身斷面作圓角三角形,應是利用脛骨製作。以三組弦紋或溝槽將器身分為四段。器物上端及下端飾以一周對分之獸面紋,以雷紋填地。上端獸面紋以下的中段紋飾帶佔器身大部,主紋為一下方作倒三角形的獸面,三角紋的兩側各飾一豎尾龍紋,以雷紋填地。
石蛙
石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斑駁的灰黃褐色,表面微受風化。呈四足蜷縮的伏蛙形,縫狀口,口上有圓穴形鼻孔一對,鼻上前部浮刻月牙形隆起一道,因風化全形不詳。圓圈眼,眉浮雕,身軀肥壯,腹膨碩。前足縮折於項側下,五爪陰紋,四向外彎,一向內彎;後足收束折疊於臀後,微踮,有將躍起之勢,形象生動。
石蟬
石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全體作蟬形,兩翼斂下,目突出,隱約可見吻部,雕刻簡單而神似。頭與身分界處有弦紋二,背部另有一三角紋。底部約略雕出腹部形狀,有兩道平行突稜,應以利安放。
羊首刀
羊首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羊頭刀,全身分為身、柄、本三部,身部凸背凹刃,柄為實心,斷面成橢圓形,中有一穿縫,本端為羊頭形,柄及本部均殘留綠松石,身與柄交接處有闌,鏽蝕。柄節有布紋痕跡。身部近闌本處有修補過。
玉蛙
玉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深綠色,質地細膩溫潤,有凍石質感,映光微透。有不少小的白色雲翳狀物質。全體近圓形,蛙頭部突出,四足屈曲俯伏,鼓腹,形象生動。底部平,唯吻部斜上;背部平滑,向周緣弧下。以減地法雕出蛙的四足眼鼻。背帶一穿,兩面對鑽,底部穿口不周圓,有階。
石龍
石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龍形立雕,頭部小於腹部,口端平齊,如一長條,直達兩端,鼻微凸,背上兩長角,有陰線紋,腹下頭部為刻有五倒陰線紋之足,腹後部為捲曲之尾。色灰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