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374個藏品
陶片(加熱1000℃)
陶片(加熱100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泥質灰黑陶,重燒實驗,陶片加熱1000度,呈磚紅色。
陶片(加熱1100℃)
陶片(加熱110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泥質灰黑陶,重燒實驗,陶片加熱1100度,呈紅褐色。
栩集成1135鬲鼎
栩集成1135鬲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類器鼎腹分為三部,類似殷墟時期的陶鬲,再配以稍長的柱足,因稱鬲鼎。本器器壁裝飾獸面紋,五官較為分散。腹內有銘文「栩集成1135」。
13足硯
13足硯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硯面平而略下凹,外有一圈凹槽,口沿高直,下接13蹄形足,硯面無釉有黑漬,其餘均施乳白色釉。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青銅人面位置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青銅人面位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龍紋盤位置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龍紋盤位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弦紋壺位置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弦紋壺位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西北岡墓1400發掘照片
西北岡墓1400發掘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秋,十月十二日,西北岡第三次發掘,HPKM1400號大墓龍紋盤、寢小室盂、右勺、壺、青銅人面、陶磢出土情形。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128。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寢小室盂位置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寢小室盂位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陶磢位置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陶磢位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右勺位置
西北岡墓1400東道口出土之右勺位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西北岡墓1400發掘照片
西北岡墓1400發掘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十月十二日,HPKM1400號大墓發掘,主持發掘及記錄之李景聃與東道口出土之寢小室盂銅器群。收錄於《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圖版126。
《丙編》147
《丙編》14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147
《丙編》148
《丙編》14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148
15米布帶尺
15米布帶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6厘米攝影機
16厘米攝影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廠牌Ciné-Kodak , Eastman Kodak company;型號:model K;鏡頭規格:f.1.9 or f.3.5 Lens;1本使用說明小冊, 4個鏡頭, 一捲影帶;
兩縊2網墜
兩縊2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長圓形狀,石塊的兩端均有刻縊,兩縊均各為左右缺口者。
兩縊2網墜
兩縊2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長圓形狀,石塊的兩端均有刻縊,兩縊均各為左右缺口者。
單縊2網墜
單縊2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長圓形狀,石塊的一端有刻縊,刻成缺口,縊為左右兩缺口。
兩縊2網墜
兩縊2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長圓形狀,石塊的兩端均有刻縊,兩縊均各為左右缺口者,一縊殘損。
兩縊2網墜
兩縊2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長圓形狀,石塊的兩端均有刻縊,兩縊均各為左右缺口者。
縱縊2網墜
縱縊2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長圓形狀,縊刻於石塊的縱長面正中,刻成缺口,縊為左右兩缺口。
兩縊2網墜
兩縊2網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呈長圓形狀,石塊的兩端均有刻縊,兩縊均各為左右缺口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