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374個藏品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矛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安柄部份成筒形,筒下粗上細,筒口呈"◇"形;矛筒中央有一脊突起成摺峯狀,矛筒前端兩側有翅形成葉狀,矛葉最上端呈尖鋒狀;筒口上緣有兩個對立的半環,但仍有壞缺。雖然大半已經過膠合,且因高度氧化,滿身綠鏽。
嵌片
嵌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呈幾何形,正面光滑,略拱起,灰綠色,背面平整,黃褐色。
無字碎甲
無字碎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敦煌莫高窟田野資料
敦煌莫高窟田野資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敦煌莫高窟形窟圖(MOGAO)莫高窟C129平面及剖面圖
敦煌莫高窟田野照片
敦煌莫高窟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敦煌莫高窟(MOGAO)田野拍攝底片,C47(T231)窟,主室藻井:井心為獅子卷蓮圖案,四邊卷草垂幔;《莫高窟形(三)圖版》圖版38。敦煌千佛洞(莫高窟)調查日期為1942年06月18日~1942年09月21日。
無字碎甲
無字碎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骨柶
骨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骨柶殘片,屬於第三式,左種。首尾均殘,殘存部份摺邊。
西北岡遺址田野手稿
西北岡遺址田野手稿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梁思永手繪墓葬圖HPKM1001:1
嵌片
嵌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呈長方形,正面光滑,一端殘缺,略拱起,呈黃綠色,背面剝蝕,黃褐色。
石嵌片
石嵌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黃白色長方形石嵌片,一端稍粗且剝蝕而呈窩坑,表面平齊,部份磨損。
茶青色釉盤底
茶青色釉盤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底部殘件,施釉不到底,瓷胎施橄欖色綠釉,器裡內壁飾菊瓣紋,環狀排列,底部盌心有一細線條圓環及六個似支丁痕。年代約為元代(2009/05/26 森達也教授判定)
骨飾
骨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550號大墓出土不少這一類骨飾,發掘報告稱為「大犬齒連峰形牙片」,以其狀似肉食動物的下顎及齒牙。本例一端殘斷,另一端上卷內勾,中段有三個突出的尖牙。依據同出的類似骨飾,殘缺的一端亦應內卷,頂端另有尖牙。器身近兩端各有一組兩個、上下排列的小孔,應為穿繫或附於其他器物之用。具體使用方式不明。
橄欖形骨珠
橄欖形骨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其完整時狀似橄欖,體圓,有一孔貫穿全身。現殘存1/2以下。
寬翼型石矛簇
寬翼型石矛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器形為等腰三角形,器身經磨製,底端平直,刃部及尖部略殘損。器身斷成兩截,經黏合。
鵝鑾鼻第二遺址田野照片
鵝鑾鼻第二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鵝鑾鼻公園內唯一的民宅,1993-05-02。
戚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淡灰褐色石戚殘片,二面皆平滑。
盤形器
盤形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外形扁平類似圓餅,一面保留原石皮,從帶石皮的圓形石片的周邊向內連續打剝,周邊有使用痕。
鑿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上坡下平,梯形銎,旁有施釘處,與梯形銎式斧略同,惟身與刃特窄,便於納短木柄受錘擊鑿木眼,與近世木工所用鋼鑿大體無異。銎中存殘木,其他各件亦多留殘木。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鯊魚牙
鯊魚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鯊魚牙,齒窄且稍傾斜,鋸齒狀齒緣。鯊魚品種經研究者判定為黑邊鰭白眼鮫。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曲冰遺址田野照片
曲冰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曲冰第三次發掘,P2715,L3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