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374個藏品
無字碎甲
無字碎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有槽石棒
有槽石棒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全器略呈鎚狀,全器磨製精細,上段為用部,下段為柄部,用部有兩面,其縱剖面略呈五角形,兩用面皆滿布縱向平行的細溝槽,各有12及14條溝槽,用部側面呈短長方形,柄部的橫剖面為橢圓形,至底端收束。頂端脊上有11道與脊垂直的切鋸痕。
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敞口圓唇外翻,長束頸,圓肩下直收,平底,最大腹徑腹上部。腹中部有一弦紋。色灰,輪製痕明顯。高體長頸小腹式,器高幾乎大於腹徑的一倍,頸徑又小於腹徑的一半。
磨製穿孔石刀
磨製穿孔石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全器呈長方形,器身磨製,中鋒,靠近頂端中央有一穿孔,作為穿繩用,刃部有使用痕,器身可見磨挫痕。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坌坑遺址田野手稿
大坌坑遺址田野手稿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張光直先生鳳鼻頭大坌坑發掘資料︰TPK筆記本V(英文日誌,影像檔案編號001~055),I-2,40-50cm發掘紀錄;1964-07-13。
陶蓋?
陶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疑似陶蓋殘件,表面略風化剝落,上有一橫鈕把,二個鈕斷失,無紋飾,陶蓋器表飾有圈印紋。
銅矛
銅矛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矛葉作尖葉形,兩邊有刃向上相會成尖峰,向下彎轉而成本。葉下有筩以安柄。筩中空直透葉背部,筩下段有兩半環形紐相對。殘為二段,斷裂處在葉中段(已粘合),一邊刃略殘,筩口略殘。
無字碎甲
無字碎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殘骨片
殘骨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其形狀大致為一矩形,表面平附有泥層,有剝蝕的孔,其色淡灰略帶淡黃。
銅矛
銅矛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安柄部份成筒形,筒下粗上細,筒口呈"◇"形;矛筒中央有一脊突起成摺峯狀,矛筒前端兩側有翅形成葉狀,矛葉最上端呈尖鋒狀;筒口上緣有兩個對立的半環,但仍有壞缺。雖然大半已經過膠合,且因高度氧化,滿身綠鏽。
骨箭頭
骨箭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第一種b6。簇身呈長錐形,有單鈍脊,尖端略殘。鋌作錐形,尾端殘斷。其表面剝蝕,並有泥土附著。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無字碎甲
無字碎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橄欖形骨珠
橄欖形骨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其完整時狀似橄欖,體圓,有一孔貫穿全身。現殘存1/3以上。其表面有剝脫。
無字碎甲
無字碎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田野照片(人物照)
田野照片(人物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濟
骨箭頭
骨箭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第一種a類。簇身殘存2/3以下,其表面有剝蝕。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骨箭頭
骨箭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第一種d11。簇身呈長錐形,一面凸一面凹,凹面為骨之海棉狀組織面,尖端呈略殘。鋌為削刮製成,其橫斷面前段如簇身形,後段圓形。
無字碎甲
無字碎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面